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联系我们在线留言
  全国服务热线:027-87797072/025-52850360
公司新闻 首页 > 公司新闻 > 详细
发表于 2018/9/7 14:23:29  |  来自 www.cechina.cn  |  查看 1296
勿把“中国组装”当“中国制造”,中国模式是大趋势!

勿把“中国组装”当“中国制造”,中国模式是大趋势!


  现在,大家都在讨论“中国制造”引起了西方的恐慌。
  然而,比较一下上世纪70年代的“德国制造”、80年代的“日本制造”,就会发现,“中国制造”完全是不同的概念——
  德国、日本整个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的,而“中国制造”很多产品是从西方和其他国家过来、利用我们的廉价劳动力进行了组装,然后再出口。

  富士康很典型,那只是一个组装工厂,不是中国制造业
  从这个角度来说,“中国组装”的概念比“中国制造”更科学,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技术成分在里面。
  现在,工业已经到了4.0版,那什么概念呢?
  工业1.0版,就是机械化
  2.0版,自动化
  3.0版,信息化
  4.0版,智能化
  我到广东各地调研时问地方领导:你们的企业到底在哪一个版本?
  我得到的答案是:大部分的企业还处于1.0版到2.0版之间。
  中国工业体系确实很全面,什么都能做、什么都有,3.0版4.0版有很多,但不是原创,核心技术都是国外的。
  依靠人家的梯子爬上来,人家把梯子抽走,你就会摔下去。
  通过竞争才能做出自己的原创性的东西,必须靠自己的梯子爬上去,否则永远要跟在人家后面。
  对于GDP必须保持清醒
 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但是在很大程度上,这个数字得益于我们的人口总量。
  我们的人均GDP很低,还不到 1 万美元,而美国人均超过 5万,新加坡有 5.6 万。
  对比一下,就会明白,中国还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,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  到2050年,中国要分三步走:
  2020年,实现全面小康;
  2035年,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;
  2050年,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。
  还有不到两年就是2020年,接下来的15年要怎么走呢?我想,人均GDP至少要再加1万美元左右。
  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,至少要把自己提升到“亚洲四小龙”的最后一位,即中国台湾的水平(2.5万美元左右)。即使这样,也有很长时间要走——从不到1万到2.5万,还有1.5万美元的距离。

  早期,我们的发展是简单扩张型的,实现这个跨越,靠廉价劳动力就可以。
  但是,从1万到2.5万就比较难。这几年,中央一直强调要从数量型经济转向质量型经济,究其原因,就这个道理。
  今后中国经济发展一定要靠技术、附加值高的产业,这条路可能越走越难,至少不会像前面几十年那么容易了,我们不能掉以轻心。
  同时,虽然很多人都希望中国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心,但是也不能忘记:你离世界舞台越近,所承担的世界责任就越来越大。

  很多年以来,中国在联合国体系中的贡献都名列前茅。
  但是,如果按照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来衡量,要求中国做出世界第二的贡献,那就很不公平了。
  这不能从总量来看,不能脱离人均GDP。美国人均GDP5万多,中国1万都不到。如果在该项投入过多,怎么跟国民交代呢?如何实现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呢?
  所以不能过度地承担责任,影响到国内可持续的发展。一旦内部可持续发展出现问题,外在影响力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了。
  因此,外部责任要与国内发展情况相适应。
  中国模式乃大势所趋
  当然,当世界走向我们的时候,我们也走向了世界,成为世界这个经济舞台上的重要一员:
  我们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、最大的贸易国、最大的外汇储备国,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银行、WTO等所有的重要国际组织,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随之水涨船高。
  欧美主要国家目前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,是因为欧洲人、美国人不可避免地会用他们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中国。
  实际上,中国怎么改,也不可能变成美国或欧洲那种市场经济。
  中国逐步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,没必要一定要与西方市场同质化,这是不可能的。

  即使中国有这样的意图也办不到,因为结构不一样、文化不一样、甚至人也不一样。但不一样的市场制度不见得一定会发生冲突,这是一个互相调适的问题。
  当然,整个西方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关于市场经济的标准定义。英美经济跟欧洲大陆不一样,德日也不一样。
  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并不是最好的,正如马克思所说,西方的市场经济逃避不了周期性的危机,如1930年的危机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。
  中国的市场经济,国家发挥的作用要比西方的更大。
  改革开放40年来,中国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的经济危机,这跟政府的调节作用有关。对发展模式的探索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贡献。
  法英等欧洲国家、新加坡的国有部分比例不比中国低。但是相较这两个国家,中国政府、尤其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还是相对过大,市场的作用还并不充分,而市场是分配资源最有效的方式。
  这一点,中国还是存在很多可改进的空间。
  纵观世界,资本主导的西方出现了问题,计划经济主导的国家也出现问题了,混合经济是大势所趋。
  互联网只有美国一家独大
  很多年来,大家都说这个世界上互联网只有中美两强。确实,美国和中国都有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,日本、欧洲没有。
  但是,我的观点不一样。
  在我看来,互联网只有美国一家独大。因为中国只是应用了美国的原创性技术。

  这次中兴事件,就暴露我们的弱点:人家不给你芯片,你就休克了。触屏、系统(WINDOWS、Android)都不是我们的,如果人家这些系统都不给你用,你就什么都没有了。
  其实,中国所谓很多创新都是应用性的东西,我们的游戏占有的海外市场比美国大。
  但是,我们要看到差距背后的原因:美国对这些不感兴趣,美国做标准,中国只是做地方市场。并且,这个地方市场也建立在美国的技术之上,中国很少有原创性的东西。
  中国要好好地排查一下自己的家底,弄清楚到底走到了哪一步。
  现在,中国面临的情况是离不开外国技术。美国确实要依靠中国市场赚钱,但是,缺了中国,它自己没有致命的问题。
  诚然,当今世界体系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,大家各有分工,不需要事必躬亲。但是,对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来说,核心技术必须独立自主——世界市场是稳定运作的,没问题;一旦出现问题,有国家对我们发起贸易冷战、技术封锁,就会面临困境。
  我们被欺负了吗?
  今后,中国与美国乃至世界需要互相调适。
  一方面,其他国家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中国的文化、法律、法规或者政策,等等;另一方面,中国也要适应世界体系的规则与文化,就如同任何人去美国,就要适应美国当地的法律,去欧洲、日本也一样。
 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。但是,只有当中国跟世界互相调适过、互相适应了,才能实现真正的“一体化”。
  于是,大家看到,中国跟有些国家之间存在些摩擦,这是非常正常的状态,没有摩擦才不正常。

  以WTO问题为例,中国做了妥协,美国为了让中国成为这个世界体系的一部分,也做了妥协。今天,特朗普认为美国向中国妥协太多了,对WTO不满了;中国认为自己的妥协也很多了,不愿意更多。这些看法都是从自己国家利益的角度上考量的,容易理解。
  有人感觉这个调适过程,好像我们被人家欺负了。其实不然,妥协都是双向的,人家到中国来要遵循中国的法律法规。
  换言之,我们的企业去了美国,就要按照美国的法律行动,美国的企业到了中国也是一样。
  另外,就像上世纪80年代,我们给了外资很多优惠,如果放在现在,可能有些人就不接受了,要“人人平等”。
  因此,我们应该保持平常心态,去评价当前中国和世界相互适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摩擦和问题,不要太情绪化。
 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,没必要把它当成一件很恐怖的事情,也不要用民族主义情绪、或者说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眼光来看待它。
  美国要适应中国,中国也要调适自己。

  这几年,美国搞贸易保护主义、经济民族主义,但是从达沃斯到博鳌,中国一再强调,即使面临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,中国还是要开放、更加开放。
  从更宏观的视角观察,中国40年的成就都建立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,也只能通过持续的改革开放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。
上一条:工业控制系统与大数据的融合
下一条:智能高铁时代即将来临
公司新闻
技术支持
网站首页     公司介绍     产品展示     新闻动态     技术支持     解决方案     联系我们     人才招聘     在线留言
copyright © 2013-2017 All Right Reserved   地址:武汉市光谷大道光谷总部时代2栋12楼/南京市雨花台区安德门大街57号楚翘城商务楼2号楼308室
电话:027-87797072/025-52850360   传真:027-87797082   邮箱:
技术支持: 新视维网络     备案号:鄂ICP备2020019642号-1